期刊介绍
期刊导读
- 12/12工程塑料应用免费期刊网(塑料科技期刊)
- 12/08工程塑料应用期刊网(现代塑料加工应用期刊)
- 12/06动物体型的大小与它们可能消耗的最大塑料废弃
- 10/132021年中国改性塑料市场规模、产量、市场结构及
- 09/27荣盛石化(002493.SZ)子公司浙石化年产26万吨聚碳酸
除了可降解还有塑料回收!科思创、陶氏等十余
近日,科思创和环境服务提供商Interseroh(ALBA集团的一家公司),打算在塑料废物的创新回收领域进行合作,包括由科思创材料制成的耐药塑料产品,如聚氨酯和聚碳酸酯。因此,双方最近签署了一项谅解备忘录。
为此,Interseroh打算采购和准备从废品中提取的相关材料,并分发给科思创,以便重新融入原材料循环:科思创打算利用这些报废原材料作为原料,利用其重新鉴定的专业知识,将塑料废物转化为高质量的原材料,从而关闭循环。

目前,解决塑料问题的方法主要有两个,一是发展生物降解塑料,二是发展塑料回收产业,实现塑料闭环生产。麦肯锡咨询公司在一项研究中提出,到2030年,全球塑料的回收利用率有望提高到50%。化学回收的比例可能上升到17%左右,相当于大约7400万吨的废弃塑料回收。
传统机械回收是采取压碎塑料,并将其重新熔融成颗粒再使用的工艺,采用这种方式可以节省能耗、更环保,但随着回收次数的增加,机械回收可能导致再生料质量下降,从而不得不降级处理。

作为机械回收的补充解决方案,化学回收通过各种解聚技术,将聚合物分解成原料,然后再转化为新的聚合物。相比起机械回收,化学回收重要的优势之一是可以达到原始聚合物的质量、更高的塑料回收率。目前,全球众多化工企业投入化学回收工艺研发,它们似乎更乐意推动化学回收,尽管需要更多的启动资金、消耗大量能源且不会节省明显的二氧化碳。
除了科思创,还有很多化工企业已经在布局废塑料回收产业,包括巴斯夫、SK化学、三菱化学、SABIC、英力士、陶氏、伊士曼、北欧化工、金发科技等。
陶氏计划2025年向欧洲客户供应含有10万吨再生塑料的产品
陶氏的目标是,到2025年将向欧洲客户供应含有10万吨再生塑料的产品。陶氏还强调,跨价值链设计将有助于推进可持续包装的应用。为此,陶氏已启动了一项名为PackStudio的计划。透过该计划,陶氏旨在携手加工商、供应商、设备制造商、品牌商和零售商,为回收利用和终端市场创造最大的附加值。
SK化学:联手建化学品回收设施,预计处理5万吨聚丙烯废弃物
韩国化工企业SK Global Chemical宣布与PureCycle Technologies 联手在韩国建立化学品回收设施。PureCycle Technologies利用其基于溶剂的专有技术回收聚丙烯。PureCycle 拥有专利技术,可将纯聚丙烯与其他物质和颜料分开。它使过去无法回收的物体,例如受污染的食品容器、有色容器和汽车的塑料内饰材料,可以再次得到回收利用。这些物品过去通常被倾倒在垃圾填埋场或焚烧。
这两家公司将组建一家合资企业,于 2022 年在韩国开始建设回收设施,并于2025 年开始运营。SK Global Chemical 预计将处理约 50,000 吨聚丙烯的塑料废弃物成新塑料。

此外,今年 1 月,SK Global Chemical与美国废弃物解决方案公司 Brightmark 签署了一份备忘录,计划将Brightmark公司的技术商业化,使用极高的热量分解塑料;6 月,SK Global Chemical 以 5650 万美元收购了总部位于加拿大的 Loop Industries 10% 的股份,该公司专注于分解难以回收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PET)。
SK 集团的另一家化工子公司 SK Chemicals 最近开始向 Loreal 和 Lancome 等化妆品公司采购化学回收塑料。5 月,该公司以 230 亿韩元收购了中国PET回收公司——中国树业环保10%的股权,此举旨在夯实化学回收共聚聚酯(PETG)的生产基础。
三菱化学:开展首个化学回收项目
8月,日本化学品制造商三菱化学公布了利用英国化学回收商 Mura Technology 和美国工程公司 KBR的技术,开展其首个化学回收项目的计划——Hydro-PRT提取再生油的工艺项目。该项目将设在三菱化学位于日本茨城的工厂,每年可回收 20,000 吨塑料垃圾,
文章来源:《工程塑料应用》 网址: http://www.gcslyybjb.cn/zonghexinwen/2021/1016/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