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介绍
《工程塑料应用》杂志,创刊于1973,由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主管,由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五三研究所;中国兵工学会非金属专业委员会;兵器工业非金属材料专业情报网主办,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有机化工类期刊,国内统一刊号:37-1111/TQ,国际标准刊号:1001-3539,《工程塑料应用》杂志为中文月刊,杂【详细查看】
期刊导读
- 12/12工程塑料应用免费期刊网(塑料科技期刊)
- 12/08工程塑料应用期刊网(现代塑料加工应用期刊)
- 12/06动物体型的大小与它们可能消耗的最大塑料废弃
- 10/132021年中国改性塑料市场规模、产量、市场结构及
- 09/27荣盛石化(002493.SZ)子公司浙石化年产26万吨聚碳酸
高端制造的关键保证——特种工程塑料!
【作 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 要】:特种工程塑料是指综合性能较高,长期使用温度在150℃以上的一类工程塑料,主要包括聚苯硫醚(PPS)、聚酰亚胺(PI)、聚醚醚酮(PEEK)、液晶聚合物(LCP)及聚砜(PSF)。特种工程

特种工程塑料是指综合性能较高,长期使用温度在150℃以上的一类工程塑料,主要包括聚苯硫醚(PPS)、聚酰亚胺(PI)、聚醚醚酮(PEEK)、液晶聚合物(LCP)及聚砜(PSF)。特种工程塑料具有独特、优异的物理性能,主要应用于电子电气、汽车、航空航天、特种工业、精密器械等高科技领域。
广州化工交易中心
广州化工交易中心是经广州市经贸委批准设立,符合国家六部委指导意见准予运营大宗商品交易的化工产品交易专业市场,提供化工交易、资讯信息、金融服务、仓储物流等一体化整合服务,塑造了立足珠三角、覆盖华南、辐射全国的化工产品信息中心和价格数据中心。
四个重点!说明特种工程塑料的未来前景!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工艺的改进,对特种工程塑料的需求越来越多。以塑代钢、以塑代木、轻量化、微型化的发展趋势为特种工程塑料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各种特种工程塑料可进一步提高产品性能,未来将会有更大比例的特种工程塑料应用于下游行业。
特种工程塑料作为化工高分子新材料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国家经济先导性产业,是高端制造的关键保证,在我国发展受到政府及各科研单位的高度重视,战略发展地位不断提升。“十四五”期间,随着新能源汽车及其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5G产业化普及等新兴领域发展以及两新一重(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对特种工程塑料形成了更大的需求。显然我国特种工程塑料行业未来的发展空间巨大。
我国特种工程塑料未来发展有4个重点:
一是要提升已实现工业化品种的技术水平、规模化水平,提升产品的性能和质量;
二是要加强产学研联盟建设,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加速国内空白品种实现产业化;
三是要突破关键配套原料的供应瓶颈,降低成本;
四是注重改性技术和应用技术的开发。
特种工程塑料特色
相对于通用工程塑料而言,特种工程塑料具有更加优越、独特的性能,长期使用温度可超过177°C,目前尚未大规模生产。按照阶段划分,将特种工程塑料定义为继通用塑料、工程塑料之后的第三代高分子材料。
特种工程塑料具有如下特点:
(1)暴露于某些苛刻环境时,超乎寻常的稳定性以及超越传统聚合物的性能。
(2)以非弹性热塑性材料为主,主要通过挤出或注射方法成型加工。
(3)研究开发、推广费用高,售价高。特种工程塑料的高性能与高成本并存,从而使其性价比与通用工程塑料相比不够优越。

行业现状:与国外差距大,刚起步
国内目前已经初步实现了PI、PPA、LCP、PEEK等品种的产业化,但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差距较大,产业整体仍处于发展初期,主要原因如下:
?
?起步较晚
国际上,特种工程塑料的研发始源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欧美国家对特种工程塑料进行了大量研究和开发,从60年代问世的聚酰亚胺和80年代初问世的聚醚醚酮,到目前已形成十余种具有应用价值并实现产业化的品种。而我国特种工程塑料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与国外领先企业相比差异巨大,迄今未能形成较大规模,多数产品对外依存度高达70%以上。
?
?竞争力有待提升
国内原始技术积累薄弱,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在关键领域,仍然没有摆脱国际主流跨国公司的技术壁垒瓶颈,普遍存在产品批次稳定性差等问题。而且产品结构不够合理,基础树脂合成企业少,改性加工型企业多;技术投入不够,产品开发与市场服务脱节,本土企业的竞争力较差。
?
?供不应求
总体来看,国内产品供应不足,专用料比例低,中低档产品偏多,关键核心产品高度依赖进口。我国工程塑料有效生产能力仍不能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成为全球最大的工程塑料进口国。
文章来源:《工程塑料应用》 网址: http://www.gcslyybjb.cn/zonghexinwen/2022/0423/563.html